首页 > 最新上市>文章

卖保险、造摩托、手机,大佬纷纷“下海”竟因为“穷”?

发表日期:2023-02-15

在当下这个成色并不十分亮眼的“金九银十”,汽车大佬们纷纷搞起了“副业”。

最近,在李书福月宣布跨界转入手机行业之后,魏建军也意欲把手伸向摩托车市场。

天眼查上看见,长城汽车最近发了一则工商更改,经营范围新增摩托车制造、销售、维修。同时,其注册资本也从91.7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92.36亿元人民币,增幅约0.65%。

无独有偶,远在大洋彼岸的埃隆·马斯克也萌生了不断扩大副业的点子。

在特斯拉近期举行的2021年股东大会上,马斯克称希望10月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推出其车险产品,并有可能在2022年将该业务扩展到纽约。

眼见各个汽车大佬的业务版图越做越大,我们也不禁疑问:他们到底是不满足于只造车,还是汽车业务的盈利已开始捉襟见肘?

(1)“不务正业”的汽车大佬们

继李书福在早前宣布跨界手机行业之后,魏建军最近也“坐不住”了。

“摩托车生产、销售、修理”是长城汽车经营范围中的最新减少项。这意味著有“保定车神”称号的魏建军即将开始进军“两轮”市场。

事实上,早于在今年8月,长城汽车已正式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长城灵魂科技有限公司,筹划向摩托车市场发动新一轮攻势。

多达,摩托车赛道已是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,预计到2028年达到4856.7亿美元,是一个具有庞大增量的市场。

在长城汽车之前,吉利和五菱亦先后在该市场展开布局。有分析认为,传统车企纷纷涌进摩托车市场,背后或许是看见这一市场中在盈利方面的优势。

摩托车不仅比汽车要更加多样化,而且后市场方面更具优势,如改装成、个性化自定义等等;此外,摩托车的维修和修理频次也要比汽车更多,这就给车企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方向。

除了魏建军和李书福,新任世界首富的马斯克似乎也对搞副业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
在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办的 2021 年股东大会上,马斯克宣告特斯拉将在德克萨斯州上线保险服务。

据悉,此次特斯拉将发售基于客户实际驾驶行为的保险,即 "UBI 车险 "(usage-based-insurance),主要根据车辆的用于时间、里程,驾驶者习惯等信息展开设计,针对不同车主得出个性化定价的新型车险产品。

在马斯克看来,保险将成为特斯拉的主要产品,而且保险业务价值将占到整车业务价值的 30%到40%。

由此看来,计划在2030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的特斯拉,如果车险业务前进顺利的话,将能为其带来数千亿元的收入,着实是一笔有利可图的做生意。

然而,当一个相接一个汽车大佬发展副业的热情愈发高涨,我们也不禁为当下汽车销售业务捏一把冷汗。难道,新车销售的压力已然如此“压力山大”了?

(2)车企的盈利难题越发不利?

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1年上半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收益20910.6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24.4%;实现利润总额1591.9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23%。

就此情况看来,车企的存活情况理所当然十分“滋润”,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?

据乘联会此前公布的2020年汽车行业数据,汽车制造业自2015年以来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长速度,实则已呈现逐年下降的势头。

乘联会方面指出,汽车行业的效益在2019年进入剧烈的下滑期之后,虽然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获得强势的修复,但在去年12月不受电子、原材料价格上涨,销售和研发费用同期激增等综合因素下,汽车利润实则同比下降了29%。

为此,像李书福、魏建军这样的中国汽车领军人物,不可能没有提前看到这一趋势,继而开始为企业探索全新的盈利增长点,构建可持续发展。

事实上,从吉利、长城等车企近期频频发售的股权激励方案中,我们已经能感到他们对未来经营业绩的压力。

在眼下这场汽车行业的百年变革中,不仅是传统汽车企业,即便是新生代的新能源车企,要找到一条实现持续盈利的道路,难度也非常大。

有媒体报道,原上汽总工程师程乱世佳人在最近一次公开演说中直言,第二代新能源汽车企业基本无法实现盈利,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估值。

诚然,尽管当下蔚来、小鹏以及理想这三家新造车企业的交付量节节攀升,但他们何时才能构建盈利,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特斯拉的盈利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有着大幅度的增长,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,在2020年的130亿元营业利润中,81%来自出售碳分数;2021年上半年的123亿元营业利润中,47%来自出售碳分数。

在此层面上来看,马斯克卖起了车险看来也是“形势不堪忍受”。

尤其在如今备受“缺芯”、“缺电”后遗症的汽车产业,还面临诸如原材料价格、有色金属价格、电子元件价格的飞涨,主机厂也承受着巨大的涨价压力。

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在最近拒绝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,在汽车业各个环节都在涨价时,整车厂价格并没太多调整,是因为企业们都在软扛。

可以预见,发展多元化业务是企业抵抗风险最佳方式,但这也无疑考验着这些车企大佬多元化经营的智慧和能力。

一个生动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,2020年就在其他本土车企业绩遭到挑战时,比亚迪电子(00285.HK)竟然通过口罩业务夹住上半年业绩大幅快速增长,比亚迪还一度宣布沦为全球仅次于的口罩制造商,可以说道彼时的口罩业务是其疫情时期维持业绩的“定心针”。

(3)功夫拍案

当然,这里说到的“多元化”,是指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多元化。

汽车大佬们在发展副业时,也必须考虑到这一业务对其主营业务是否产生“加分”的起到。

例如李书福寄望通过建手机提升公司的软件能力,魏建军从“四轮”进军“两轮”,背后也或许是利用现有供应链对市场进行再细分,也能完备出行帝国的生态;而马斯克也能通过车险,提供更多的车主数据,从而前进商业模式的转型。

在可以意识到的未来,新车利润将不再是车企追逐的唯一目标,“穷则思变”在眼下显然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。

特别是像小米、苹果这些后来者即将入局之下,未来车企的盈利模式即将步入一场巨变。